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 教育资讯 > 成都家教:教育的“甜饼效应”

成都家教:教育的“甜饼效应”

发表日期:2014-10-30 作者:四川师范大学家教 电话:13880486006
教育的“甜饼效应”

 
      “甜饼效应”缘于一个温暖的故事:
      纽约五年级的小学生蒂莫?佩雷斯中午在学校吃午饭,一盒甜饼就是他的全部午餐。 这天中午,当蒂莫像往常一样打开甜饼盒时,却发现盒子是空的。蒂莫将这件事告诉了班主任史密斯。史密斯是一位很有管理经验的老师,他平静地安慰蒂莫,叫他先不要声张。
      通过暗中调查,史密斯老师发现偷拿了甜饼的学生就是班上的罗伯特。罗伯特是最让老师头疼的孩子。老师们管不了他,他是这学期才转到史密斯老师的班上的。 
      史密斯老师把蒂莫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叫他让妈妈再送一盒甜饼到学校来。在蒂莫不解的情况下,老师细致的给他作解释,安慰他。 下午,蒂莫的甜饼送到。史密斯老师指着教学楼下的操场对蒂莫说,那个穿蓝上衣的男孩就是偷拿他甜饼的罗伯特,并要他过去和罗伯特一块儿分享这盒甜饼。在蒂莫不肯的情况下,老师鼓励他尝试一下,会有他满意的结果的。
      下午放学的时候,蒂莫亲热地拉着一个小男孩的手,走进了史密斯老师的办公室,告诉老师,他们现在是好朋友了。他们不仅分享了一盒甜饼,罗伯特还执意要赔了蒂莫一个飞机模型。
      昔日的问题学生罗伯特,如今却是美国影坛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戏王之王”。他的成才成人,在一定程度上与当年小学老师的教育方式是有关的。一个问题孩子,只要教育方式得法,也是可以挽救的。那盒甜饼,不仅是教育的道具,更是爱心、智慧与方法的高效组合。后来,有教育学者将细致耐心、科学合理而不是大张旗鼓的教育方式抽象为“甜饼效应”。
      “甜饼效应”的核心就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通过细致的处理,化解问题。对于罗伯特的错误,老师可以用校规校纪来处理他,让他写检查,或叫来家长,都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顺理成章。而史密斯老师的处理方式则更胜一筹。
      这个案例中,老师不仅有效的教育了罗伯特,而且也让蒂莫深深受到了教育呢。蒂莫懂得了宽容,学会了怎样去感化教育。这样的教育才是优化组合的效益最大化。“甜饼效应”扩大到整个社会层面,其教育效应往往是按法规、制度来操作无法达到的。
      在19世纪60年代,来自德国汉诺威的姑娘维纳想举办一场个人钢琴演奏会。由于担心自己名气小,听众少,她在宣传海报上谎称自己是著名钢琴家李斯特的学生,曾向他求教8年。
      海报贴出后,门票销售很快,维纳很高兴。一天,她在琴房排练时,一个自称李斯特朋友的中年男人找上门来,直接说她造假了。维纳一惊,只好说自己的确没机会拜李斯特先生为师,但这些年也一直在默默地向他学习演奏技巧。
      小维纳哭诉自己出身贫寒,冒充李斯特的学生只是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她哀求男子,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办一场个人演奏会,请他为自己保守秘密,等演出结束了,想怎么处罚自己都可以。男子愣了一下,说这事以后再说,刚才听她弹琴,感觉她把几个音稍微调一下,听起来会更像李斯特。维纳试着调了一下,果然效果好多了,于是她请求男子再指导她一些技巧。男子很认真地给她指出不少问题,维纳一一改正后,男子最后笑着说,弹得好多了,明天她的演奏就不会糟蹋自己的名声了,也不会欺骗听众了。维纳这进才知道那个男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弗朗茨·李斯特。更让她惊喜的是,李斯特告诉她,要她明天放心演奏,为了提高人气,她明天可以宣布增加一个节目,她的老师李斯特将压轴登台。
      演奏会上,维纳发挥出色,赢得阵阵掌声,而李斯特的表演更是令全体观众欢呼。这样的和谐场面,正是李斯特善于理解人,尊重人,懂得助人的方式方法。如果他摆出名人的架势,也不是不可以。而在他的爱心帮助下,小维纳才有那样的成功。
      由此来说,发挥教育的“甜饼效应”可以让教育更有味道,更有效果。
网址:www.chuanshijiajiao.com   成都家教

百度搜索更多内容:成都家教:教育的“甜饼效应”
本文地址:http://www.chuanshijiajiao.com/News_View.asp?NewsId=2841 (转载请标明出处:四川师范大学家教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权利,请与本站联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