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 教育资讯 > 督学不是挂墙上的而是解决问题的

督学不是挂墙上的而是解决问题的

发表日期:2015-10-20 作者:四川师范大学家教 电话:13880486006

2014年初,家住海淀区中关村的王先生像往常一样接孩子放学回家。在校门口显眼的位置,一块铜牌吸引了他的注意,那上面不仅有责任督学的姓名、照片和联系方式,还有督导的具体范围。平日里,王先生最熟悉的就是学校老师和校长,对于铜牌上出现的“责任督学”,他感到有些陌生而且神秘。
  等到孩子放学,他向老师打听后才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原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为加强对中小学(微博)校的监督指导,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要求各级人民政府教育督导部门为区域内每所学校设置责任督学,对学校进行经常性督导,即“责任督学挂牌督导”。

  转眼到了4月份,有一天上班,王先生发现同一办公室的张女士正为学校更换了儿子所在班级的班主任一事纠结不安,认为自己应该享有知情权。见此情景,王先生给张女士支招,让她向学校的责任督学反映一下这个情况。如张女士所愿,问题反映上去后,很快就得到了来自该校责任督学的回复,且回复内容让张女士很满意,她在感谢王先生时由衷地说:“多亏你提醒我,看来这责任督学真不是挂在墙上的,而是实实在在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

  其实,这样的情景在海淀区督导队伍中并不鲜见。在海淀这个教育大区,正是依托挂牌督导这一载体,百余名责任督学在各自的岗位上为海淀教育的优质发展保驾护航。

  “横到边纵到底”督导工作无死角

  海淀区是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办学规模最大的区县,在城区、城乡接合部和农村地区,分布着155所幼儿园、122所小学、77所中学、11所中等职业学校和450家培训机构,仅在校中小学生就达25万余人,占北京市的18%,教育体量巨大、教育样态丰富。  

  当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成为主旋律,伴随《教育督导条例》和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等一系列教育督导制度的出台,海淀教育督导人迅速响应,以责任督学挂牌督导这一工作新机制为抓手,护卫海淀教育的优质与创新。

  都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对督导工作实施全方位覆盖,海淀区需要顶层设计与系统谋划。2014年末,海淀区委教工委、区教委和区政府教育督导室进行机构改革,在机构设置和职能分配上充分体现“横到边纵到底”的格局,实现教育督导的科学分工与高度协同。督导室设立督导一科、督导二科和综合科,建立了学科总督学制度。各科室目标明确:督导一科负责对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情况进行监督、指导、服务,落实督学责任区工作及督学管理考核工作;督导二科负责学科督学制度建设及学科督学管理考核等工作;综合科负责区域内督政、监测、协调等工作。“职能的重新划分,使教育督导定位更为精准,工作内容更有针对性。”海淀区教育督导室负责人说。

  不仅如此,在海淀区43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教育督导室依据区域内学校分布等因素合理划分了南、北、中三个督学工作部,每个工作部下设若干个责任区。2015年,随着海淀区新学区制的实施,全区将设立17个督学责任区,每个责任区下设若干工作小组,按相关要求配备责任督学,督学责任区实行部长、组长负责制。

  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海淀区三个督学工作部均有独立的办公场地,保证了督学工作部的日常办公、培训和会议的正常开展。在每所学校,至少有3名督学以团队的形式对其进行经常性督导,督学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实现了对学校全局工作的监督和专项工作的具体指导。每所学校还聘请一名本校教师担任评价员,协助督学开展工作并负责学校内部的督导工作。

  要保证这个庞大的组织机构正常运转,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为此,海淀区政府将教育督导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设立督导专项经费,每年投入责任区督学津贴费用近500万元;每个责任区工作部配备一个办公地点和相关办公设备,年投入近150万元,以支持工作部日常运转;用于责任督学培训、会议及项目经费年投入近500万元;区政府还设立了责任督学挂牌督导专项奖励经费,保障了督导工作的顺利开展。

  “私人订制”责任督学培训菜单

  督学队伍是教育督导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者和重要保障,只有对督学的个人素质、专业修养和人文情怀都提出更高要求,抬高准入门槛,才能保证教育督导工作的高水平开展。基于此,海淀区教育督导室出台了《海淀区2014—2017年督学队伍建设规划》等文件,明确要求每一名督学既要有丰富的行政管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又强调教育教学方面的专业;既要有较强的组织协调、文字写作、综合分析和沟通表达能力,又要有相应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等。因此有人说,海淀区的责任督学,无不是“过五关斩六将”的胜出者。

  然而,即便是拥有了这样一支高素质的督学人才队伍,海淀区委、区政府也还有一种深切的担忧,这种担忧一方面来自挂牌督导工作对督学综合素养提出的更高要求,另一方面来自现任督学大多某一专长特别突出,但把握全局和全面指导的能力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的现状。为补齐督学们的“短板”,海淀区先后制定了《海淀区2014—2017年督学培训规划》等督学培训纲领性意见,实施新任督学、发展期督学、成熟期督学以及专家型督学的分层培训。为保障培训效果,海淀区教育督导室先后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北京市督学研修中心、海淀区教育党校合作,提高培训专业水准;与英国剑桥教育集团开展督导人员能力建设项目合作,培养督学的国际视野。

  在督学培训的内容与形式上,海淀区也进行创新尝试,体现出全覆盖、开放性、高端性、个性化、灵活性的新模式与新特点。经过一系列专业化培训,一支涵盖行政管理、教育教学、学校管理、教育科研等方面人才的专家型督导队伍已经形成,他们为海淀区挂牌督导工作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与这一系列培训的杨燕君是人大(微博)附中第二分校的副校长,也是一名发展期督学。在学校主抓教学工作20余年的她,可谓是业务上的一把好手。在回忆培训经历时,杨燕君直言在督导领域自己还是一个“小学生”,参加督导室为发展期督学举办的培训太有必要了。她告诉记者:“督导工作毕竟不同于自己平日里的教育教学,只有经过一定的培训,站位才可能更高,下校督导时,对学校的整体工作才有宏观的把握。”

  今年4月底,教育部对北京市义务教育进行全面督导检查。作为首师大附中的责任督学,杨燕君和学校配合画出了“国检导视图”,同时她发现学校坚持了14年之久的“博识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做得非常好,就建议校长沈杰进一步把这一亮点做透,代表北京市水平。后来,国家督学们果然给予首师大附中很高的评价:“这所学校做得这么有特色,博识课有很好的辐射作用。”

  “私人订制”培训让杨燕君和她的同行们感到解渴,更体会到了一种成就感。而依托海淀区制定、发布和实施的督学督导标准,全区形成的“管理靠制度、工作靠程序、执行按标准,人人尽责、事事规范”管理机制,让责任督学们按照同一个标准实施督导工作,实现了督导工作的效益最大化。

  “十百千工程”提升督导工作社会参与度

  时代的发展,让教育治理更加现代化、社会化,海淀区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教育督导的新功能,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接受社会的监督,邀请专家和社会各界人士评价监督、完善自身工作,使区域督导工作更上层楼。

  正在实施的“十百千工程”正是这一举措的有益尝试。据悉,所谓“十”是指聘请由教育专家、新闻媒体、代表委员、文化名人、商界精英等十人组成的特邀督导员,长期关注监督海淀区教育,以不同的角度、视野和立场对区域教育进行评价,充分体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效果;所谓“百”是指海淀区现任224位督学,他们不仅年富力强,具有高学历、高职称,还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管理经验,是海淀区教育督导工作的中坚力量;所谓“千”是指招募千名教育监督员,他们大多来自家长(微博)群体和关注教育的社会热心人士,享有海淀区教育督导室委托的相关权益,包括对教育和学校办学等情况的监督、责询和听证权。

  这些活跃在海淀区督导舞台上的“十百千”队伍,覆盖社会方方面面的角色,兼具深度与广度,扩展了海淀教育督导的社会基础,提升了教育督导工作的社会知晓率和参与度,也为全区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供了重要保障。

  科学督导重在“发展”

  北京一零一中学是责任督学褚群生挂牌督导的学校,尽管这所传统名校在很多地方走在了全市前列,但她每一次下校,在发现学校亮点的同时,也尽可能发现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希望学校好上加好。在一次督导学校开展校本课程的情况时,褚群生发现在外聘教师方面,学校还缺一份相关的规章制度管理文件,随即与学校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沟通。当褚群生再次来到北京一零一中学时,一份详尽的《北京一零一中学校本课程外聘教师管理制度》送到了她的手上。“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有反思、梳理的过程,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学校,助力学校一步步向前进,心里是非常幸福的。”褚群生说。而在她负责督导的其他学校,每一次下校督导,她都用一双敏锐的眼睛,观察学校可以提升的空间,然后作出指导,促进学校形成办学特色和进一步发展。

  督导工作,“督”是出发点,“导”是落脚点,伴随着国家对教育督导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督导评价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如何体现督导工作由督向导、由静态向动态、由验收性向过程性转变,海淀区教育督导室结合区域教育高位均衡与优质发展的态势和需求,以课题的形式着手研发发展性督导模式,其督导内容和体系更加关注督导过程、学校常态、学校内控、学校发展增量、社会评价、资源统筹和开放办学等。

  同时,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务院《教育督导条例》和国教督办相关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教育督导职能,加强区域学科督导,海淀区教育督导室创新性地建立学科督导机制:学科督学侧重对学校课堂教学实施定向指导,实现纵向对学科教学的监督和引领,与侧重横向面对所有中小学的责任督学在工作中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体现对学校教育督导的网格化管理。这种创新,进一步加强了对全区中小学教学质量的评价及专业指导。

  多措并举促挂牌督导工作上新台阶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科学学科教研员王思锦是学科督学之一,在她所负责督导的三所小学中,就发现了“两个宝”。接受采访时,王思锦欣慰地告诉记者,中关村三小14名科学老师定期组织校级教研活动,在研究主题越来越明确的同时,他们制定、完善的科学学科评价体系,破解了以往只能通过笔试考查科学学科的弊端,融入了动手实践的考查;而在东马坊小学,担任科学课教师不到五年的高昱晖已经开始承担区里的研究课,还能参与市级项目。“这两所学校,一所重在团队研究,一所重在个人成长,各有千秋,都能为其他学校提供参考。”王思锦说。

  自实施责任督学挂牌督导以来,记者注意到,海淀区督导工作屡有创新,备受学校好评的学科督导制度就是其中之一。据悉,目前学科督导工作已在语文、科学、物理三个学科进行试点,预计到2016年,全区将对所有学科实行督导,这对学科建设、学科教师的成长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通过深入学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迎接“国检国测”,学科总督学深入学校课堂以及其他专项督导,责任督学们凭借扎实有效的工作作风,使挂牌督导这一举措在海淀区深入人心,学校对教育督导有了全新认识,依法办学的意识进一步强化,推动了学校进行自我督导,主动反思办学行为,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内涵发展,最终取得督导工作和学校发展双赢的局面。

  在信息应用方面,海淀区督导室建设有海淀区督导网络平台,实现了各项数据汇总分析、动态监管、实时信息传输、督导管理的功能,把督学和督导工作人员从大量琐碎的事务性手工劳动中解脱了出来;开通了“海淀教育督导”微信平台,通过网络和APP端即时传递政策信息和工作讯息,建立了即时高效的工作渠道和对外信息交流渠道;创办了《海淀教育督导》杂志,以期刊的形式传递督导理念、分享督导经验、推广督导优秀做法,打造海淀教育督导品牌。

  积累了丰富督导工作经验的海淀区,没有止步于已有的成绩。在转变政府管理职能,推进管、办、评分离的改革进程中,再次创造性地提出了反向评价的新方式,即由海淀区教育督导室邀请第三方对督导的过程和内容进行再评价,确保教育督导的客观、科学、有效,使督导的结论更具参考价值和理论价值,同时,进一步提升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提高教育督导的知晓度和公信力。

  也许,比起学校的常规教育教学,督导工作更像是幕后工作者,但海淀督导人心怀梦想、追逐梦想,既护卫海淀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创新,也成就海淀
相关链接
成都家教
http://www.chuanshijiajiao.com/

 


百度搜索更多内容:督学不是挂墙上的而是解决问题的
本文地址:http://www.chuanshijiajiao.com/News_View.asp?NewsId=3378 (转载请标明出处:四川师范大学家教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权利,请与本站联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