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 媒体报道 > “善意的谎言”书写社会的温暖

“善意的谎言”书写社会的温暖

发表日期:2017-1-17 作者:四川师范大学家教 电话:13880486006

 有人丢了辛苦钱,好心人凑钱假装捡到送还,这种影视剧中才会出现的场景,在山东滨州无棣真实上演了,给这个寒冷的冬天带来了浓浓暖意。近日,70岁的环卫工人程延新在回家路上丢失了自己辛苦工作三个月挣来的工资。在好心市民把这件事转发到朋友圈后,迅速引发了网友关注,有网友甚至自己凑好钱后,假装捡到了老人的工资,“送还”老人。(1月15日《齐鲁晚报》)

  “予人温暖,己亦温暖;予人以关怀,己亦得之关怀。”70岁的环卫工人程延新在回家路上丢失了自己辛苦工作三个月挣来的3360元工资,被好心网友“用尽一生”发到朋友圈后,被快速转发扩散,并迅速引发了多地网友的广泛关注。尽管也有人质疑事情的真实性,并认为是骗钱的“伎俩”,但绝大多数网友都表达了自己的关心和关爱,有的甚至主动提出要为老人提供帮助。次日,有网友发动自己朋友一起筹集了3360元,并刻意伪装成老人丢失的那个信封送给老人。

  真与假并不难区别,因为书写用笔的不同,岂能“蒙蔽”老人的眼睛呢?这是一幕现实版“真实的谎言”,但这个谎言却书写了这个冬天的温暖。一句“世上还是好人多”是老人最朴实的表达,也胜过了千言万语的陈述。人人献出一点温暖,整个社会就会温暖如春。年逾古稀而且无儿无女的老环卫工人,3360元的工资,无疑就是他生活的寄托和希望,正因如此,天南地北的网友们的爱心凝聚,形成了一种温暖人心的力量,并缔造了爱心“谎言”的美丽与丰润。

  现实世界中,总有一些人或事,没有张扬铺排,却能让人铭记于心;无须渲染夸张,却能使人感动不已,“真实的谎言”书写“社会的温暖”的故事就是如此。曾几何时,当“扶不扶”成为摆在每一个公民面前的“未知数”时,当我们的爱心被亵渎而发出人与人之间“以邻为壑”的感慨时,我们所处的社会的道德程度、文明程度让人忧心。然而,当“全城吃面”“全城买花”“全城找耳蜗”等等不断上演,当面对遭遇灾难的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无数人用抱团取暖的微公益方式布施爱心时,估计很多人都会为之感动,并坚信有爱心的力量在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

  每一个人都不是一个孤岛,都会在社会上与旁人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在自己遭遇险境的时候也都渴望旁人拉自己一把,但这样的救助是双向的。在自己渴望旁人的救助时,可曾想过面对别人的苦难,你是否也能走向前去呢?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滕尼斯在《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提出“共同体”的概念,就是人们在社会互动的基础上,成为一个利益相关、关系相连、情感相系的有机整体。在这个意义上讲,无外乎“我就是他人”吧。

  社会的发展需要温暖的力量,文明的进步更需要爱心的润泽。在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征途中,我们需要芸芸众生的爱心细流,只有这样,社会才会更加温暖,我们这个国家才能真正迸发出磅礴的力量。(樊树林)成都家教


百度搜索更多内容:“善意的谎言”书写社会的温暖
本文地址:http://www.chuanshijiajiao.com/News_View.asp?NewsId=4282 (转载请标明出处:四川师范大学家教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权利,请与本站联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