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 教育资讯 > 让学生幸福而优秀地走向未来

让学生幸福而优秀地走向未来

发表日期:2019-8-8 作者:四川师范大学家教 电话:13880486006
   4月17日,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合唱团作为辽宁省仅有的合唱代表团,在苏州金鸡湖音乐厅参加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并荣获全国一等奖。

    5月2日,在北京举办的2019Botball国际教育机器人大会中国分会上,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STEAM课程指导的ILRA机器人社团代表队同时获得比赛中的两个重磅奖项:淘汰赛全国总冠军和积分赛得分奖,并获得代表中国参加在美国举办的国际总决赛的资格。

    5月4日,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团委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连日来,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喜迎硕果,3份不同考场上师生们漂亮的答卷,为即将到来的母校70周年校庆送上了特殊礼物,师生们无不为此欢呼雀跃。

    名校之特,在于个性;名校之魂,在于内涵。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历经70年风雨洗礼,始终坚持“学校成功的标志是学生的成长而不是学生的成绩”这一办学理念,致力于创建“富有成就未来力量”的多元教育特色,把学校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探索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途径上,为学生在高中三年的幸福成长及其未来的卓越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富有成就未来力量的办学理念

    今天,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是大连市初中生更渴望走进的大门,但是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这所学校的光辉历史。

    1949年9月1日,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前身——大连育才学校正式开学。学校的首任校长是当时这座城市的首任市长毛达恂,首任教务长是革命烈士杨开慧的堂妹杨开英。学校的首批学生有很多是正在向全国进军的南下干部子弟和烈士遗孤。

    首任校长毛达恂先生主张“注重道德养成,竭力提倡科学,加强身体锻炼,丰富校园活动”,奠定了这所学校引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育才观。建校初期,二十四中的前辈们借用毛泽东1949年为《新华月报》的题词“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为全体国民的公德”,将“五爱碑”伫立于校园。

    1951年元旦,周恩来总理亲临这所学校,并亲笔题词:“你们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学校,你们要创造教育方法……”依照周总理的嘱托,学校在70年的发展进程中,始终以感恩和敬畏的心,梳理、传承着学校的优良文化和传统,弘扬“育才”精神,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求索,奋勇向前。

    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灵魂。上世纪90年代,“一切为学生的发展而设计”办学理念的提出,充分体现了学校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本世纪初,学校逐渐形成了“求真尚美”“追求卓越”的校风和学校精神,确立了“让每一个学生3年的高中生活幸福而优秀”的办学理念和多元发展、培育英才的育人目标。

    新时代,二十四中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和教育改革,确立了“培养品德高尚、思维敏捷、学业优秀,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的育人目标,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从教育的本真出发,学校就应该是打开学生经验世界、发展抽象能力和有自主空间的场所(即“留白”)。教师是帮助学生经营未来世界的引路人。当学生离开学校,带走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心智的成熟,是鉴赏力和判断力,是对理想的追求和未来生活的创造能力。

    未来社会国家间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核心是拔尖创新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竞争。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在特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道路上不断创新,理清思路,明确目标,不断发展。

    富有成就未来力量的办学实践

    社会寄予二十四中厚望,学校就要给予学生良好的教育。什么是良好的教育?在二十四中人看来,尊重教育规律、尊重人才成长规律,让学生的天性得到健康发展的教育就是更好的教育。学生的高中阶段原本是身心生长更重要的阶段,也应该是人生中更幸福的时光。学校教育所能成就的更大功德,就是给学生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高中生活,并以此为他们幸福而优秀的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培育学校文化 为人才培养提供静态环境

    漫步在二十四中优美的校园,不仅给受教育者以美的享受和熏陶,也时刻提醒学生去感悟、理解和思考,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心灵、升华人格、完善自我。

    为使校园成为学校文化的物质载体,进而很好地实现育人目标,二十四中从大处着眼——根据教学区、运动区、综合区等育人功能,设立文化主题,创设育人氛围;从小处着笔——面面墙壁都说话,一草一木皆传情。学校700多平方米的阅览大厅,四周墙壁上悬挂着世界著名图书馆、世界著名大学图片,给予学生无限的憧憬和激励。

    在二十四中图书馆、阅览大厅、报告厅的门前,伫立着3个有60余年历史的“老物件”。“五爱”碑,告诉学生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才,已成为二十四中人一切梦想与追求的道德基础。“定时作息,养成规律生活”石钟,时刻提醒学生守时,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也告诉学生怎样才能成为人才。周总理的题词,告诉教师们应创造教育方法,培养英才。

    此外,学校还形成了适应人才成长的制度文化,致力于创设多元学习方式,增强学生智力财富。实行“双导师制”、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走班制”等多元学习方式,不仅解决了“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矛盾,还通过在全校范围双向选择导师,指导范围从学业扩展到心理、生活和生涯指导,实现个性化发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研究与沟通的技巧,锻炼批判性思维以及训练整合各项资讯的能力。

    构建多元课程体系 为人才培养提供动态课程

    为实现“多元教育 促进学生高水平个性化发展”特色学校建设,培养富有未来力量的拔尖创新人才,二十四中整合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逐步形成以学科课程为主体,以生活发展指导和生涯发展指导课程为两翼,必修、必选、自修、体验式四种修习类型相结合,培养学生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三个水平层级相区分的“一体两翼三层四类”拔尖创新人才发展指导课程体系。

    基础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同时为学生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部分。必修课,包括国家课程的八大学习领域16个科目,和校本必修的心理健康、听力(外教)、阅览课、太极拳等。选修课,旨在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展知识领域,培养兴趣爱好,进一步发展学生个性。多年来,学校根据学生需求、师资条件,开发了大量内容广泛、形式新颖的选修课程,目前每学年学校为学生提供60余门选修课,菜单化的课程体系为学生个性特长发展提供空间。

    发展性课程,针对学生知识上的扩展和潜在能力的发展,着重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基础的发展性学力,兼顾创造性学力培养,是学生可以分领域限定选学的课程,包括专修课和综合实践活动两大部分。专修课,体现学生的专攻方向,旨在为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深造乃至职业选择打下坚实基础,包括学科竞赛、科技活动、艺体专项、国际课程等。实践课程,属于基础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的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综合性强等特点,为有特长的学生深入发展提供综合性实践发展的平台,包括研究性学习、讲座报告、社会实践等。

    探究型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在实践和研究基础上的创造性学力,包括自主研讨和课题研究两大部分。自主研讨,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个领域的一些问题,收集整理资料,调查分析综合,讨论评价探究,提出和形成自己的观点与意见。这类课程目前在学校以STEAM创新项目形式开设,用创客的理念和方式开发STEAM课程,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建设学校创客空间,借助与中科大、大工及大连物化所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的有利条件,整合学校信息和技术课程,以课程小组为单位,针对现实世界的具体问题开展项目学习与实际操作。课题研究,采取导师带研究生形式,研究一些尚未有结论的课题或学科前沿问题,对学有潜能的拔尖创新学生进行精心培养。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学校注重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即根据学生、教师、学校实际情况对国家课程增加新的项目和内容、删除或调整现有的项目和内容、合并两个或多个项目、调整课程顺序及时间的分配等。注重校本课程的多元特色开发,鼓励教师根据“大连二十四中课程开发指南”自主申报课程,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志愿选课。学校已开发117门校本课程,每学年有60余门课程供学生选择。

    注重整合校内外资源,开发集“校本选修、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于一体的生涯指导课。学校心理教师、“家长职业联盟”的家长、“校友联盟”的校友和“与大学合作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项目的学科专家,共同完成“职业导航”的高一校本必选课、高二校本选修课。

    为了促进课程的实施,学校还不断完善多元课程评价,建立包括课程方案评价、课程实施评价、学生学业成绩评价3方面的评价制度。采用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评价与课程领导小组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将开发成熟的校本课程上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参加优秀校本课程评比。学校的课程文化认为,在校本课程的学习中,学生不仅仅是去修一门选修课程,而且是去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群体。为此,学校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加强对这个教学班群体的课下组织与建设,使之有形、有神、有内容、有效果。

    创新校本研训方法 锻造高水平教师队伍

    在大连二十四中人看来,培养合格加特长,具有担当精神、爱国情怀、国际视野的中学生是历史赋予二十四中的使命。这也为学校锻造高水平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学校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二十四中要求每位教师都要深入理解首任校长毛达恂所提出的“注重道德养成、极力提倡科学、加强体育锻炼、丰富校园活动”的办学理念,让“思维敏捷出口成章”成为课堂教学的主题曲,让“高屋建瓴,融会贯通”成为对教师业务的基本要求。同时,引导教师认识到,要把学生培养成有主见、有思想的人,或者说具有批判性思维品质的人,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培养和引导他们掌握基本的思考方法,教他们学会如何思考。要有意识地进行思维方法培养和训练,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教师们已达成了这样的共识:为学生创造一个尽可能开阔的思想平台的课堂是好课堂;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自由表达,促进学生的心智成长和精神发育的老师是好老师。

    骨干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发展、青年教师的培养、高效课堂的深度研究,都需要一个平台,需要一支研究指导型队伍。在这种背景下,2009年9月,学校经职代会几次讨论研究通过《大连二十四中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选举确定了首届教学委员会14位成员,他们由特级教师、骨干教师、教研组长组成。教学委员会承担着学校青年教师培养的重担,每学年都为研修班做“师德、怎样上好一堂课、如何带好班”等讲座,他们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将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教师,促使青年教师不仅在业务上,更在荣誉、责任方面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提高。根据学校的实际需要,每年举办低职高聘竞赛活动、青年教师竞赛课活动,教学委员会委员不仅全程参与评定分数,还会对每个参赛教师进行综合评课,使参赛选手受益匪浅。学校每月抽签确定一个备课组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委员会教师全程参与,引领教师积极自我反思、善于发现并充分肯定他人的亮点,促使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21世纪的工作生存法则,就是建立个人品牌。”基于此,酝酿已久的二十四中教师专业工作室于2017年教师节正式挂牌,它们是:吴晓文音乐工作室、张新钢编程工作室、李健玮书法篆刻工作室、马爽心理工作室、沈笑君舞蹈艺术工作室。近年来,学校的多元特色、学生全面发展以及优异的教学成绩和育人成果,都离不开这些专业教师的默默奉献。

    学校设立“二十四中骋怀论坛”,架起了教师之间和教师与大师之间交流的平台,开阔了教师的视野,促使教师形成先进的教育思想,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为让教师们有机会了解新的教学动态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开阔眼界,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学校为教师外出学习创造了更多的便利条件。每年度都会派数十名教师到国内外名校参观、学习、研讨。学习汇报制度不仅让外出教师自己开阔了视野,还带回了名校、教育专家先进的理念和方法,给整个队伍业务素养的提高带来了清新的“滋养”。

    此外,学校还以科研课题带动高效课堂的研究与实施,让课堂成为开阔学生思想的平台。学校用3年时间完成辽宁省重点课题“高效课堂模式建构的研究”,使二十四中的课堂凸显高效率、高效益特征。学校加入“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途径”的课题研究团队,并聘请课题组专家到校指导课题研究。在专家指导下,学校已构建了比较完备的拔尖人才课程体系,聚焦课堂教学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富有成就未来力量的发展与展望

    在多年的发展中,二十四中认真梳理和传承学校的优良文化和传统,把“养成良好习惯”“美德即智慧”和“培育英才、注重德育和智育,创造新的教育方法”作为学校教育的思想根源。历史铸就典范,文化沉淀风采,二十四中始终秉承着“成长比成绩更重要”的育人理念,成就一代又一代学子的梦想,孕育一批又一批的时代精英。

    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升。高水平个性化人才培养途径的探索与实施,使二十四中找到了适合本校学生起点和特点的教育,促进了学生高水平个性化的成长。学生们不仅在高考中交出了漂亮答卷,在各种文艺、体育、奥赛、中学生领导力大赛上更取得了骄人成绩,幸福和卓越铺满成长之路。在近几年国家奥林匹克竞赛中,该校学生摘金夺银,连续登上了世界金牌的领奖台,跻身国家竞赛十强学校的行列。在大连市五届高中生素质大赛上,该校学生以杰出的表现连续囊括团体和个人之冠。在全国中学生领导力大赛上,该校连续两届获得最高奖项。该校学生连续四届应邀参加全球青年领袖峰会,学生们思维敏捷、出口成章、有责任感、有国际视野的表现,赢得了世界舞台上异域文化的尊重与认可。特色学校建设不仅提升了学校办学品位与办学水平,而且实现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让更多的学生在高考中受益。2015—2018年,学校在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共有288人获得省级一等奖,91人进入省队(占辽宁省40%),87人获得国家奖牌,26人获得国家金牌,18人进入国家集训队并被保送清华、北大(占辽宁省50%),有3人获得国际金牌(辽宁省共4人)。2015年至2018年,学校有226人次在高考中取得艺术特长降分资格,位居辽宁首位;30人次取得体育特长降分资格;1289人次获得自主招生初审通过资格。

    教师队伍实现一专多能。近年来,学校有8名教师获得国家奖项,校长被评为专家型校长,享受国家津贴。有5个国家省市立项课题,有近百篇文章发表在报纸杂志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同时关注自己的专业成长,已成为教师的新常态。教师的教学质量在高水平状态下稳步提升,赢得社会广泛赞誉。连续4年,学校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数稳定在40人左右,领跑辽宁省高中学校。国际部和出国学生考入剑桥、牛津等国外名校层出不穷。

    学校获得良好社会声誉。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已跻身高中教育50强学校,成为国内外50余家世界名校的优秀生源基地。学校在发展指导方面的创新做法,吸引数十家上百个国内外名校同行来校观摩交流。学校有数十人被邀请外出讲学逾百场次。二十四中以其先进的教育理念、优秀的教育教学成果逐渐走入国内知名、国际有名的强校行列。

    学校因此获得了很高的社会认可度:先后获得全国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全国培养体育卫生工作先进集体、中国高中教育50强、辽宁省文明单位、辽宁省模范学校、辽宁省精神文明先进单位、辽宁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学校、辽宁省绿色学校、辽宁省示范性学校、辽宁省五一奖状、辽宁省文明学校、辽宁省外事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新课程改革先进学校、辽宁省校园文化建设品牌学校、大连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大连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守志如行路,行十里者众,行百里者寡,行终身者鲜。”70年来,二十四中人勇敢面对问题和挑战,积极探索学校教育的新发展,矢志开拓“富有成就未来力量”的学校教育新局面,必将为其赢得越来越宽广的发展空间。我们坚信,即将迎来70年校庆的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必将不忘初心,与时俱进,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徐春斌)

百度搜索更多内容:让学生幸福而优秀地走向未来
本文地址:http://www.chuanshijiajiao.com/News_View.asp?NewsId=6849 (转载请标明出处:四川师范大学家教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权利,请与本站联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