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 教育资讯 > 孩子正处青春期,家长该怎么做?

孩子正处青春期,家长该怎么做?

发表日期:2016-11-3 作者:四川师范大学家教 电话:13880486006
用劳动换取物质奖励可取吗?

没有人天生就会当父母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也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充电。

为了让家长们可以了解到更多教育子女的方法,我们成立了“家长沙龙”,定期开展线上线下活动,邀请老师、教子有方的家长和大家交流。

家长沙龙线下活动,邀请不同学科的老师、在育儿方面有一定想法和经验的家长前来晚报担任主讲嘉宾,与家长们现场分享自己的心得与体会。

家长沙龙线上活动,邀请在阅读、育儿、心理健康等方面有经验的老师、专家以及在育儿方面有一定想法和经验的家长进入QQ群为家长们指导解惑。

目前已举办多期线上线下活动,现将日前举行的线上活动内容予以刊登,给更多家长以借鉴。

□施滢滢 郑跃跃

青春期是场漫长的“战争”

家长沙龙在线指导——

李慧 温州市优秀班主任、温州南浦实验中学、中学英语高级教师

教育是一件很难的事,自己的孩子尤其不好教。很多家长已经非常用心了,结果却还是有些不尽如人意。

什么是“育”?育,即是培育,意味着需要很大的耐心,要慢慢地等着树苗自己的成长,因势利导,而不是拔苗助长。

许多家长或许都有这样的感觉,那就是孩子小时候和你无话不谈,到了青春期就“无话可谈”,找孩子聊,轻则被认为“很烦”,重则惹来一连串抱怨或反驳,反而让亲子关系雪上加霜。

首先,我们一定要理解青春期孩子叛逆是正常的,也是必须的。

英国的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在他的名著《游戏与现实》中,有一篇专门讨论青少年成长的文章,他说:“一个孩子是踏过成人的尸体而成年的。”当然,这是指在无意识层面。

日本的河合隼雄这样说:“在青春期之前还都是不折不扣的孩子。可到了青春期,就掺入了‘性’这样一个因素,就意味着在自己体内慢慢滋生出生育下一代的能力,是一个慢慢走向成人的过程。对于正在发育的孩子本人来说,它既有神圣的一面,又有种说不出的‘肮脏’的一面。两面的东西一起扑来,在孩子的体内翻涌,不可掌握,而且能量大得不可言喻。因为是一个从孩子蜕变成大人的过程,所以不得不背负着‘死和再生’的沉重课题。”

所以青春期是一场漫长的“战争”,它既是青少年和父母的战争,也是自己对自己的战争。青春期是一个转变的时机,它既是青少年的,也是父母的成长课题。在这场有些残酷的“战争”中,关键之处在于,双方都要努力“耐受”、“活下来”。

如果您不给孩子叛逆的机会,孩子就不能很好地成长,生长出自己的力量,特别是男孩子,比如有些男人成家后还事事依赖母亲的意见;有些男人特别娘娘腔;或者有些平时老实听话的,到了四五十岁突然就变得无法理喻了等等,都有可能是没有很好地度过自己的青春叛逆期。

如果孩子非常听话,那父母有时也应该有所担忧。有些孩子出现“三少”现象,即话少、行动少、情绪少。往往是由于父母过分的控制,孩子不能够主张自己的权利,认为怎么反抗都无效,慢慢地就会对任何事都不关心,都不反抗,这更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导致孩子变成孤独、冷漠、抑郁的性格。

叛逆意味着孩子长大了,家长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养角色,应该从起主导作用的教育者转变成陪伴孩子成长的陪伴者。每个过度叛逆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焦虑的家长。青春期的孩子出现叛逆问题,既是提醒家长要及时转变教养角色,也是家长改变教养方式的重要契机。心理学研究表明,权威型教养方式最有利于青春期问题的解决及孩子人格的塑造。权威型教养方式的特点是对孩子的行为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但在制定规则和做决定时会考虑孩子的需要和想法,听取并接受孩子的意见,会对制定的要求作出解释,说明希望孩子服从的原因。

对孩子来说,重要的不是学什么,而是怎么学。家长需要做的不是教孩子什么,而是要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尤其是小学或初中的起始阶段。比如整理的习惯,学会整理自己的房间和书包,作业本不会丢三落四,作业不会忘记做,这些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

世间所有的爱都指向团聚,唯有父母的爱指向别离。尤其是母亲,一定要做好放手的准备,孩子大了,就要让他去飞。学会放手,准备好分离。您能做的,就是目送他走向社会。

教育困惑的解答

家长沙龙线下指导——

郑 怡 温州市第八中学、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温州市首届读书推广年度人物

徐延兵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

◎九年级学生家长:郑老师,我的孩子上初中之后自理能力是比较强的,性格也很独立,平时起床、上学这些都不用我操心。但我现在有一个问题非常头疼,他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变得特别爱看玄幻小说,像《斗破苍穹》、《烽火线》之类的都能看二十多遍,有的时候还要先看会儿小说才肯做作业,我们说了他也不太听,我们家长该怎么做比较好呢?

郑怡:刚才这位家长说的这个问题,我觉得首先我们要看到这个孩子很喜欢阅读,喜欢阅读的孩子真的是相当了不起。拿我儿子来说,他做作业从来不拖拉,因为他知道只有赶快做完,才会有更多的阅读时间。但你的孩子是先阅读再做作业,我建议可以跟孩子商量一下做这两件事的顺序。还有,像《斗破苍穹》一类的书我真的不建议给孩子看,因为有一些书籍是具有刺激性的,所以很吸引孩子。但我跟我的孩子说,有一些书就像味精一样,你读的时候觉得很“美味”,但其实它的营养含量并不高,吃多了反而对身体有害。如果家长说的话孩子不太听,家长可以试试跟孩子的语文老师沟通,让老师和孩子谈谈,将孩子的阅读往好的方面引导。

以前我做过一个讲座,讲的是织一张网去打捞世界。我给喜欢日本漫画的孩子做思维导图,从中引入奥斯卡的经典动画短篇、科幻小说、名人传记等。家长也可以试着用这种方式加以引导,让孩子去看更好的小说,因为可以读的好书实在太多了。我儿子前段时间在看《无言的宇宙》,然后开始研究数学公式、悖论等等,我觉得孩子对于世界的好奇是我们应该珍惜的,但也不要让他们被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内容给拘束了。先试着和孩子和班主任、语文老师沟通,大家一起解决这个问题。家庭对于孩子来说应该是一个非常温暖的地方,亲子关系的和谐对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也有帮助。从我教儿子的经验来看,有时候对孩子凶其实没用,但跟他讲道理会有效果,我想男孩的理性还是可以利用的。

◎七年级学生家长:我家孩子前段时间很想买一个玩具,那个玩具价格有点贵,要六七千块钱。我们不想一下子就满足他的要求,让他觉得太容易得到,所以就跟他商量让他靠自己的劳动赚钱,比如给家里拖地。他每次劳动差不多能获得20块钱,现在已经有两三千块钱,但离目标还很远,最近他主动提出说看一本英文原版小说能不能也给点鼓励。他有这种愿望我们是高兴的,但另一方面又担心让孩子有学习和劳动是为了赚钱的观念,这需不需要改变呢?

徐延兵:这个问题其实比较普遍,当我们想让孩子往好的方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时,有时候孩子的精力和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确实是有限的,这时候部分家长就不得不采取一些诱惑政策。我的观点是尽量少将孩子自己的学习、成长和家里的家务劳动作为兑换金钱的条件,这会得不偿失。因为这些行为孩子本来是愿意去做的,但家长一旦让他通过这种方式获得钱财的奖励,孩子习惯了之后,以后做这些事的内驱力就会下降,变成“我为了钱要去干什么”。我的做法是,通常这些事我会让儿子跟我一起做,但不谈钱。当孩子需要钱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时候,一个我会让他用自己储存的零花钱和压岁钱买,另一个是通过和我分享他的故事获得一定的物质鼓励。那这样的行为背后,孩子接收到的信息就是他跟爸爸分享故事,爸爸很高兴,这是快乐、幸福的分享,他在获得钱的过程中得到的是爱,他也不会把平常的家务跟经济挂上钩。成都家教  成都家教网


百度搜索更多内容:孩子正处青春期,家长该怎么做?
本文地址:http://www.chuanshijiajiao.com/News_View.asp?NewsId=4073 (转载请标明出处:四川师范大学家教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权利,请与本站联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