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 教育资讯 > 9月中小学统一换教材!小学一年级先认字再学拼音

9月中小学统一换教材!小学一年级先认字再学拼音

发表日期:2017-9-13 作者:四川师范大学家教 电话:13880486006
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全国数百万就读于起始年级的小学生和初中生将开始使用“教育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现行的“人教版”、“粤教版”、“苏教版”、“北京版”等版本教材将逐步被取代,德育、历史和语文3个科目最终将实现统编版。

  根据中央对三科教材统编统用、三年实现全覆盖的要求,历时五年,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了义务教育道德与法制、语文、历史教材,2019年,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年级全部使用统编教材。

  统编三科教材注重落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强化革命传统教育,在小学和初中分别编写了法制教育专册教材。以最受关注的语文教育为例,语文教材所选古诗文数量有所增加,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古诗文132篇,占所有课文选篇的30%;初中古诗文选篇124,占所有选篇的51.7%,还收录了大量革命传统经典篇目,如《纪念白求恩》等文章,小学约40篇,初中40篇。

  “新教材”究竟新在哪儿?小编就带大家一探究竟~

  “部编本”教材的总体有这4个特色,或者说编写者努力的方向,值得老师同学们关注,也有助于把握教材的基本理念。

  1、注意立德树人,让青少年从小打好中国底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同时努力做到润物无声,淡化“说教”。

  2、“以人为本”“自主性学习”等理念在教材编写中得以体现。这些年一线教学所出现的某些通病,比如“随意性”“学科素养落实不够”,也努力通过统编教材的编写去纠偏。“接地气”,有新理念,又不挂空,能实用好用。

  3、教材是“公共知识产品”,编写需要听取各方面意见,还会受到这样那样的制约,但还是要努力去创新,“守正创新”。

  4、力图贴近当代中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将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有机结合,体现时代性。

  另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新版语文教材格外重视引导读书,“专治”目前教学中少读书不读书的问题。

  一、“语文”新在哪?

  1.选文的变化

  有一个变化非常明显,就是传统文化篇目的增加。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古诗文132篇,占所有课文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初中古诗文选篇124,占所有选篇的51.7%,比原来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体裁更加多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革命传统教育的篇目也占有较大的比重。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主编、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介绍,“部编本”语文教材不是对既有同类教材的颠覆,而是“守正创新”,吸收既有各种版本的优点,更加强调遵循教学规律,也更有效地提升语文素养。

  同时,他还特别否认了鲁迅在中小学课文中“大撤退”的说法,小学我们选择了2篇,如《少年闰土》,初中选择了6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

  2.小学一年级先认字,再学拼音

  过去都是一年级刚上学就学拼音,然后再用拼音去认字。这回改为把拼音学习推后个把月,先认一些汉字,再学拼音,而且边学拼音边认字。这个改变体现一种更切实的教学理念。要的是孩子们对汉字的原初感觉,“第一印象”不是字母abc,而是汉字“天地人你我他”,温儒敏教授特别提出,这个顺序的改变是别有意味的:把汉语、汉字摆回到第一位,而拼音只是辅助学汉字的工具,不是目的。

  同时,还有一个考虑,是幼小衔接,放缓坡度。把拼音学习推后一点,能减少他们的畏难情绪。
成都高中英语家教

百度搜索更多内容:9月中小学统一换教材!小学一年级先认字再学拼音
本文地址:http://www.chuanshijiajiao.com/News_View.asp?NewsId=5199 (转载请标明出处:四川师范大学家教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权利,请与本站联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