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 教育资讯 > 挫折教育成就阳光幸福人生

挫折教育成就阳光幸福人生

发表日期:2017-9-23 作者:四川师范大学家教 电话:13880486006
现如今,对孩子时时处处强调赏识教育,是打不得也骂不得,这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确实很有帮助,但是,这种单一呵护式培养之后,孩子任性、输不起的性格已见端倪。一位美国儿童心理卫生专家说:“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会因不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而痛苦不堪。而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挑战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
      面对当代学生抗挫折能力低、适应能力差等特点,我们围绕“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个阳光幸福人生”的学校愿景,多措并举开展挫折教育,增强学生应对挫折的承受力,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决心、信心,培养其阳光完善人格。
      一、家校携手共建,营造宽松和谐氛围
      要培养孩子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是有效实施的重要条件。学校在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营造宽松管理氛围的同时,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师德教育和家长培训相结合,家校携手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以家长会为契机,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做心理健康教育、挫折教育专题讲座,全面提高家长心理教育水平。通过教师家访、校迅通、一封信等形式,引导家长清醒地认识到他们不可能一辈子呵护孩子,孩子最终要到社会上摔打,建立广泛的人际关系,而这种关系是建立在子女与父母的人际关系以及父母与他人交往的基础上的,引导家长营造宽松的 家庭氛围,尽可能给孩子更多的选择,而不是事事以自己的喜恶去强求一致。尽管有时孩子的选择是痛苦的,但他们可从中“悟”出点道理。
      二、打造魅力校园,培养孩子多方面兴趣
      西方教育专家认为,堆积物质的溺爱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目前在西方流行一句话叫“幸福的人过着一种平衡的生活”。许多西方教育家强调在“挫折教育”中应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从而可以从多方面获得幸福的能力。有些孩子因父亲不让其玩电子游戏而整天闷闷不乐,而另一些孩子却会很快地从另一种游戏中找到欢乐。兴趣爱好广泛和灵活调整目标对孩子来说尤其重要。
      我校积极搭建平台,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主线,努力打造魅力育才,活力校园,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
      一是开展“七彩社团”活动。学校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开设了“杏花雨文学社”、“阳光军乐团”、“巧手小画家”、“快乐乒乒球队”、“趣味科技小组”等20多个社团,制定社团管理制度,定期开展活动,给学生的课外活动带来丰盛的“大餐”。社团以其形式灵活多样,内容  丰富多彩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如学生书画、舞蹈、器乐、诵读等,多次在全国少年儿童大赛中获奖,并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山东教育电视台等播出。
      二是启动“快乐大课间”活动。充分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如《七彩阳光》校园韵律操、校园集体舞、跳绳、踢毽子、乒乓球等课间活动,调动全体学生的人人参与的积极性,让活动文化特色展现于广大学生面前,使学生的心智在“阳光快乐大课间活动”中得到启迪,释放激情与活力,提高身心健康。
      三是开展 “书香校园”创建活动。学校根据“阅读生活化,学习终身化”的理念,每学期开展“阳光悦读”读书节活动,营造良好的书香氛围,让校园充满诗意。引导师生与好书相约,和美文牵手,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在读书实践活动将孩子引到一位位巨人身边,从中汲取无穷成长智慧。
      四是开展“特色班级”创建活动。本着“班级文化——方寸间的大教育”这一理念,学校在营建班级文化,创建班级特色的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班风、班规、班徽、班花、发展目标的制定,教室的布置,墙报的出版,班会活动的设计等,使每个班级的文化异彩纷呈,让班级建设的个性化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有益补充。
      三、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直面逆境健康成长
      在实施“挫折教育”时,有人往往认为就是单纯地让孩子吃苦头,其实这是片面误解了。“挫折教育”的另一重要内容是培养孩子对受挫的恢复力。乐观的孩子不是没有痛苦,而是能很快从痛苦中解脱,重新振奋。为培养孩子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自信心和技巧,让学生学会从逆境中成长,有足够的勇气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我们定时在中高年级开设情景课,创设各种困境,如:假设突发地震失去亲人、家庭遭受重大自然变故等,让孩子们直面人生和社会的阴暗面,模拟扮演角色,学习应对。通过这样的课程,孩子们体验了突然成为孤儿的感觉,这有助于他们体验遭遇不幸时的复杂心情,以及怎样控制情绪。
      同时,学校结合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利用读书节、艺术节等,让学生把在生活学习过程中所感受到的主要心理问题和解决方法编成心理剧展演,搭建学生之间自助与互助的平台,促进了学生的自我教育。如《我来当爸爸》一剧,首先让学生合理宣泄对父母的不满情绪,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然后老师引导学生角色换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减少代沟问题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使所有的参与者通过编写、表演、观看、讨论和思考,意识到有关的心理问题及解决的重要性,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学会解决心理问题的办法。
      四、阳光小屋温暖同行,为幸福人生奠基
      我校座落于县城北部的工业园区,学生的父母大都在工矿企业工作,上班时间紧,陪伴孩子的时间十分有限。
      “我们亏欠孩子的太多了,工作三班倒,上下午4点的班,晚上不能辅导孩子,上零点的班早上不能照顾孩子,工作忙时会连续一周见不到孩子一面……” 三年级三班张艳的父母在五莲县华龙纺织厂上班,她的妈妈满怀愧疚地说:“孩子现在对我们非常冷淡,虽然知道孩子心理有问题,可我们也没有办法……。”类似于张艳同学的情况有很多,针对这种情况,学校成立了学生之家——阳光小屋,专门选派教师到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进行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和情景模拟挫折教育课。
      学习成绩下降、与同学相处发生矛盾、成长中的困惑等等,这些都容易让学生心理产生挫折感,影响到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五年级四班原班长孙飞飞,在本学期班干部竞选中落聘,一段时间以来她心里非常难受,整天沉默寡言,闷闷不乐,一副十分无助的样子。该同学自三年级起就一直担任班干部,期间虽有几次改选,但她一直稳坐班长这把交椅。“我自认为在班级中学习成绩优秀,平时和班里同学相处也十分融洽,”孙飞飞说,“这次同学们没有选我,我有点想不通……。”学校阳光小屋心理健康老师及时与她谈心,让她认识到:“人的动机与目标,能力与期望,永远都存在差距,任何时候都要想到‘过大关’,同时也要做好‘败走麦城’的准备,要做到宠辱不惊,成败安然,将胜利失败都化为零的起点。” 引导她正视自己落选的现实,确定了今后努力的方向,认识到落选对于自己并不是件坏事情,这是一个冷静地剖析自己的机会,只有正视缺点,正视挫折才会进步得更快。之后,班主任老师又和她一起找出失败的原因,帮助她改变工作方法。一段时间后,通过她自己的努力,不但从失落中走出来,还在学校的一次大队委竞选中成功竞选为中队长,从而战胜了挫折。
      我们通过“挫折教育”,培养孩子一种内在的自信和乐观,使孩子不仅能从外界给予中得到快乐,而且能从内心激发出一种自寻快乐的本能,这样在任何挫折面前才能泰然自若,保持乐观。
成都高新区芳草家教  http://www.hu321.cn/250/

百度搜索更多内容:挫折教育成就阳光幸福人生
本文地址:http://www.chuanshijiajiao.com/News_View.asp?NewsId=5387 (转载请标明出处:四川师范大学家教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权利,请与本站联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