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 教育资讯 > 用爱强志 以技扶智

用爱强志 以技扶智

发表日期:2017-12-19 作者:四川师范大学家教 电话:13880486006
   立冬过后,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彭家湾村的村民们更加忙碌了,他们在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武汉铁院)精准扶贫小组的帮助下,精心准备着各种腊味年货,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他们不仅要准备好自家过年所需要的,还得为城里人准备更多的“山货”。

    远在武汉的武汉铁院的李莉副教授也带着她的学生团队忙起来了,不停地设计、修改着他们帮彭家湾老乡们打造的“为村商场”,打算在年关之前帮助更多的乡亲把山货送到城里、让更多的城里人吃到原汁原味的山货。

    武汉铁院自2015年入驻彭家湾村开始,就积极探索扶贫的精准之路,认真思考如何早日现实扶智、扶志、真脱贫,从让村民喝上干净水、关注留守儿童健康,到光伏发电、农产品电商销售,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地走出了一条新时代的精准扶贫之路。

    聚焦彭家湾 走村入户保精准

    从湖北省启动第六轮“三万”活动开始,武汉铁院党委一如前五轮“三万”活动一样立刻行动起来,在全校范围内遴选优秀教职工组建工作组,并由党委副书记在第一时间内将工作组送进驻点村彭家湾村,跟村委会成员见面,一起商讨精准扶贫之路。自2015年开始,武汉铁院党委多次组织领导干部和教职员工深入彭家湾村,进行慰问和帮扶。

    扶贫工作组结合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在到达驻点村后马上开始走村入户,进行深入的摸底。彭家湾村地形起伏大,大部分村民傍山而居,村民们的房屋错落在山林之间。为了确保扶贫之精准,工作组进入驻点村后,便开始了入户调查工作,彭家湾村的每个山丘都留下了他们的脚印,每家每户都留下了他们的关爱。通过切实落实定人头看责任、定地头看产业、定龙头看就业、定户头看保障、定年头看成效的“五定五看”“七进八不进”“改查促”等三轮大走访、大核查、大整改,确保了精准识别到位。

    为确保扶贫档案材料精准,对贫困户建档立卡实行一户一档,分为村档和户档,将扶贫明白卡、扶贫手册、联系卡等发到贫困户并张贴上墙;专门建立了精准扶贫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了扶贫电子档案,做到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一户一档。与此同时,按贫困户实际家庭收入和劳动力、技术等现状,分类锁定“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帮扶对象,根据贫困户致贫原因,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制定不同的帮扶措施。并实行工作队和乡镇扶贫干部每人具体包保3户,会同村干部实现了贫困户包联全覆盖。

    武汉铁院精准扶贫工作组到目前已经进驻三批队员,第一批精准扶贫小组被评为省级优秀工作小组,第二批精准扶贫小组荣获驻点村“投身贫困村成效为证,心系贫困户民心可鉴”锦旗一面。

    大暖彭家湾 强志造血真脱贫

    初入彭家湾时,饮水却成为摆在扶贫工作队面前的一大难题。

    受自然条件限制,彭家湾村民常年喝混合着黄泥沙、浑浊的水。进驻伊始,工作组决心让村民喝上干净水。向学校领导汇报后,学校立刻拨付资金;设计分布路线、铺设水管,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2015年11月,彭家湾的乡亲们迎来了自来水时代。

    自彭家湾与武汉铁院结下不解之缘后,远在西北角的彭家湾成为武汉铁院全体师生的牵挂。每年寒暑假,学校团委组织师生前往彭家湾村,为村民送去帮扶物资、陪伴空巢老人、教留守儿童文化知识,在挨家挨户的访问中,不仅让师生对农村现状有了深切的体会,也将党和国家的政策及时带到基层。

    山区的湿气重,彭家湾不少老人患上了风湿病。针对这一实际问题,武汉铁院组织护理学院教师前往彭家湾,翻山越岭,深入村民家中,为老干部、老党员、贫困户、特困户以及长期卧床、残疾和重症的村民进行义诊,测量血压和血糖,详细介绍疾病预防和治疗方法,发放药品。

    2017年暑假,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暑期社会调研地定在了彭家湾。12位老师带着学校的嘱托深入彭家湾,通过走访、座谈、参观、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把党的扶贫政策、学校的扶贫措施在彭家湾进行进一步宣传,同时通过心理干预,对留守儿童反映出来的集中问题进行及时干预,并把慰问物资送到了贫困户家中。

    山里的冬天比外面更冷,为确保大山深处的“家人”过个暖冬,扶贫小组第三批队员联系学校工会,在校内发动了一场“小爱心·大扶贫”募捐活动,汇集全校师生爱心的25000余元善款直接进入彭家湾村扶贫账户,用于困难户过冬物资采购。

    近年来,武汉铁院生源质量在湖北省内高职中保持前列,不少学生分数线达二本分数。但在2016年、2017年招生中,在紧张的招生指标中,学校列出专项指标作为精准扶贫招生,希望通过帮助一个孩子,实现全家脱贫。对从郧西招考过来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仅每学期给予物质上的资助,还指派了教师进行一对一的帮扶。

    一二批工作队要撤离时,彭家湾村的乡亲们都依依不舍,一直拉着队员的手迟迟不愿放开,并一直念叨着:“你们要常回来看看。”就如彭家湾村民说的一样:精准扶贫政策好,武汉铁院帮扶棒,我们村不仅喝上了干净水,晚上还亮起了灯,项目引进鼓了钱包,孩子上学就业有保障。武汉铁院用爱不断温暖着远在大山的乡亲们,乡亲们也用他们质朴的方式表达着他们的感激之情。

    “智启”彭家湾 电商平台促致富

    “扶贫点”离学校有五百多公里的路程,“道阻且长”虽然没有妨碍武汉铁院扶贫的决心,却成为了彭家湾村致富的大阻碍。

    郧西县被誉为中国喜鹊之乡、油桐之乡、天河七夕文化之乡,是中国马头山羊原产地、国家香料烟基地、全国四大杜仲基地之一,但自2001年就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贫困帽一直未能摘掉,其中很大的原因是交通不便所导致的。武汉铁院所在的驻点村彭家湾村,尽管可耕种的土地面积不多,但是勤劳的彭家湾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血桃、樱桃、草莓、马头山羊等农产品还算丰富,但受地理位置的限制,难以打开销路。

    通过实地调研,多方沟通,精准扶贫组确定了由学校帮助彭家湾村搭建电商平台,为当地农产品打开销路。今年2月,精准扶贫小组在彭家湾村成立农村合作社,并协助村民申请组织机构代码与营业执照。武汉铁院在寒假一结束,就由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李莉副教授着手组建“为村商场”团队,通过校内遴选,最终组建了10人的精英团队。3月与村镇两级政府部门签订合同,并在腾讯上成功搭建微信服务平台。4月,选择有代表性的农户进行专业培训,并选定第一批试点农产品进行商城试运营。在经过反复调研、文案策划,在6月“为村商场”正式运行,并成功策划了“六月夏至桃之夭夭”彭家湾血桃的营销,把大山深处的新鲜血桃成功送到了北上广等大城市消费者的手上,并为彭家湾村民打开了致富的大门。

    为更好地落实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强“互联网+”在农村的广泛普及和应用,确保武汉铁院精准扶贫达到造血功效,帮助彭家湾村成功实现从脱贫到致富的华丽转身。10月,李莉副教授带队再次深入郧西,开展了电商扶贫培训,为郧西县84个重点贫困村的大学生村官、农村青年能人、返乡创业青年能人授课。以“理论+实操”的形式,为学员讲授了移动学习的三大主流平台、腾讯为村项目政策、网店项目策划与运营、网店装修、网络营销推广等内容;并利用互联网分享、远程、快捷的特点,在后期继续进行线上辅导。此次培训学员参与度高,尤其是尝到“互联网+”甜头的彭家湾村民更是踊跃参与,在课堂上下不断和李教授团队互动,并期待有更多的产品能通过“为村商场”销售出去。

    培训结束后,彭家湾村民不断寻找新的项目,准备在“为村商场”上架。随着春节的临近,山里的腊味年货成为香饽饽,村民们打算早点杀年猪,做些熏肉和腊肠之类的年货,再通过“为村商场”销售到大山外面去,“为村商场”的运营团队也在忙活着,精心策划着文案、搭建着平台、挑选着货物,准备将更多的优质山货送到更多的消费者手中,帮助更多的乡亲走上致富之路。

    翻过一座座的山,走进一户户的贫困家庭,虽然无法用双脚来丈量从武汉铁院到彭家湾的距离,但是心与心之间一直在相连。就如中央所说“精准扶贫,不落一人”,武汉铁院在精准扶贫中利用各种手段、引进各类项目、依靠新技术,不断在彭家湾村用爱强志、以技扶智,确保彭家湾村民早日奔向小康的康庄大道。宜宾活动房 yibin.scxshdf.com

百度搜索更多内容:用爱强志 以技扶智
本文地址:http://www.chuanshijiajiao.com/News_View.asp?NewsId=5914 (转载请标明出处:四川师范大学家教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权利,请与本站联系!
更多